同时,秦及汉初往往县、都官并称,都官是中央诸卿、内史、诸郡的下辖机构,与县平级。
到这里就应该明白我讲的低息货币环境和彭文所说的低利率的差异在哪里了。六、货币增发可以降低利率吗? 针对我的观点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越大,创造的货币就越多,利息也就越低。
但是格雷欣法则下的市场现实告诉我们,追涨杀跌进而产生羊群效应的资本市场与低买高卖商品市场的运行逻辑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美国和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想不捅破泡沫而把市场房价压下来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彭文在解释高利息的原因时认为,中国民间乐于储藏货币,尤其是喜欢储藏有实际价值且便于储藏的铜钱、金银之类,而不愿意用于投资借贷。彭文认为中国当前并非货币发行过少,而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过多,就没有信用了。而真实的故事是,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而在金本位制度下,发行货币受到政府的黄金储备限制。为解决金属货币移动的问题,交子、会子、贡子、钱引等一系列制度被发明出来。
一旦纸币被误用,就会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抵消纸币和货币比例的变化。纸币的发明,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货币移动的不便,而不是为了解决货币供给的不足。美元就是这样一个泡沫货币,高贴现率的美元就可以通过与低贴现率货币交易套利。
货币增加导致商品价格和种类同步上升,是经济繁荣的伴生现象。为了克服这两个交易成本,人类创造出一种被称作货币的制度。图3 货币增加带来的市场分工扩大 图4 2005—2014年美国物价的分化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借由这一信用生成的货币,更是远超外贸结汇生成的货币。
几千年来,尽管货币的形态发生了无数变化,但其商品属性却从未改变。当年汉密尔顿发行的美元,就是建立在联邦政府未来税收基础上的债券。
正是因为不理解信用在货币生成中的重要作用,错误地去杠杆导致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萧条。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流入市场的货币,逐渐解除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最大约束——货币不足。由于土地价格反映的是土地未来收益的现值,只要未来土地收益被市场接受,土地马上就成为资本(未来收益的载体)。真正的风险不仅来自高贴现率,更来自贴现率相对于临界贴现率的冗余。
2015年当年,华为就在东莞创下了10亿元的税收,成为了东莞第一纳税大户,并在2016年成为东莞第一个产值破千亿企业。而用货币分工取代计划分工的主要障碍,就是货币供给不足。在同等货币数量下,交易范围(空间-人口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交易深度(商品与服务种类)的减少。另一方面,它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将原来无法利用货币的商业模式卷入货币分工。
〔本报告为仇保兴先生主持国务院参事室项目《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研究》的一个专题。但由于中国当时仍然采用陈旧的储蓄创造货币的商品货币机制,其数量无法匹配巨量的分工需求。
这部分分工要不就净收益很低,要不就无法被生产(图2)。这就是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
结汇成为人民币生成的主要来源。当前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土地财政基础上的经济。区隔两种住房后,如何保障住的问题,就不在商品房供地政策视野之内。商品货币通过储蓄创造货币到顺差创造货币,就是为了解除货币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在这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伟大《宪法》中,前所未有地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中国的科技和创业开始迅速挑战美国(图15)。
后者的经济基础是契约,上层建筑是货币。这一新商品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市场分工的时间维度。
杰克逊描述当时的情景说:土地拥有证只是到银行去贷款的信用凭证,银行把它们的银行券贷给投机者,投机者再去购买土地。房地产市场崩盘,其影响范围远大于股票、债券、期货等其他任何资本市场。
但《宪法》通过之初,规定土地不得以任何形式交易,包括住房都不能买卖,土地需求主要通过划拨获得。两种经济里起基础性作用的分工方式不同。
但也正因如此,今天不动产市场一旦失去资本功能,其后果也远较中美贸易摊牌更严重。这实际上又走到房地产资本化的另一端。但也正是从1998年房改开始,中国的住房市场的主要功能开始从住转向了炒。尽管这一制度遭到了杰斐逊主义者长期的阻击,但其埋下的制度种子,使美国最早摆脱商品货币不足带来的约束,为美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本。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住房制度实际上就是只租不售,实践的结果是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通过这个制度获得基本住房。五、信用消失的经济后果 土地在货币生成中的作用,给预判调控政策可能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七、多重贴现率设计 理论上讲格雷欣效应下的虚拟和实体、创新和制造只能二选一。结果就是超级的通货膨胀。
也正是在货币大潮的拍击下,以苏联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明开始坍塌。如果中国再次回到顺差生成货币,必然是以丧失货币主权为代价。
消极的去杠杆是缩表、还债,积极的去杠杆则是增加现金流。这为约翰?劳在法国、汉密尔顿在美国探索信用货币——也就是将货币的供给与实物商品脱钩, 转而以未来的收益为锚——提供了制度工具。住房的资本功能发端于1982年《宪法》。货币角度的经济循环理论,解释了为何越重视储蓄的经济,往往会越贫困。
1829年,对债务、投机以及纸币深恶痛绝的杰克逊当选美国总统。不仅仅是建设高速铁路这样超级烧钱的基础设施,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这类资本剩余国家的经济工具,而且高技术投资、大众创业、网络经济等往常先由发达国家创造的商业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出现。
同样的商品,货币分工越发达,价格就越高。在信用为锚的货币制度下,即使有不断增加的现金流收入,也很快会被有产者更快速的财富积累所淹没。
到了1837年初秋,90%的工厂关门,美国进入首次也是历史上最长的萧条期。2015年12月31日,东莞政府以楼面地价1820元/平方米的超低成本,向华为提供可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1.43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
评论留言